通过封装可复用组件和使用@apply提取公共类,将重复的Tailwind类名集中管理,提升代码可维护性与开发效率,实现高效组件复用。

在使用 Tailwind css 开发项目时,很多人一开始会直接在 html 标签中堆砌大量类名,虽然快速,但一旦组件重复出现或需要修改样式时,维护成本就会变高。实现组件复用不仅能提升开发效率,还能让代码更清晰、更易于维护。下面通过一个实战项目中的布局优化案例,展示如何使用 Tailwind 的特性来实现高效的组件复用。
提取常用样式为可复用组件
假设你在开发一个仪表盘页面,其中包含多个卡片(Card)组件,每个卡片都有相似的结构和样式:
<div class=”bg-white p-6 rounded-lg shadow-md border”>
<h3 class=”text-lg font-semibold text-gray-800″>标题</h3>
<p class=”text-gray-600 mt-2″>内容描述…</p>
</div>
如果页面中有 5 个这样的卡片,每处都写一遍这些类名,后期若要统一修改边框颜色或内边距,就得改 5 次。解决方法是将这类结构抽象成可复用的组件。
在 react 或 vue 这类框架中,可以创建一个 Card 组件:
立即学习“前端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 React 中封装为
Card.jsx,通过 props 接收 title 和 children - Vue 中可定义为
Card.vue,使用 slot 插入内容 - 保留 Tailwind 类名不变,但集中管理结构与样式
这样每次使用只需:
<Card title=”用户统计”>…内容…</Card>
修改样式时,只改一处即可全局生效。
利用 @apply 提取公共类(适用于自定义组件)
如果你在项目中使用了 CSS 文件(例如配合 postcss),可以通过 @apply 将一组 Tailwind 类合并为一个语义化类名,适合高频使用的按钮、标签等元素。
例如,在 styles.css 中定义:
.btn-primary {
@apply bg-blue-600 text-white px-4 py-2 rounded-lg font-medium hover:bg-blue-700 transition;
}
.btn-secondary {
@apply bg-gray-200 text-gray-800 px-4 py-2 rounded-lg font-medium hover:bg-gray-300;
}
然后在模板中使用:
<button class=”btn-primary”>提交</button>
这种方式既保留了 Tailwind 的原子化优势,又提升了可读性和复用性,特别适合团队协作。
使用插值或组件库工具进一步优化(高级技巧)
对于大型项目,可以结合 Headless ui 或 DaisyUI 等基于 Tailwind 的组件库,它们提供了预制的、无障碍支持良好的 UI 组件,如模态框、下拉菜单等,避免重复造轮子。
也可以使用 Windi CSS 或 UnoCSS 替代原生 Tailwind,它们支持动态生成类、属性化模式(如 py-3 px-4 bg="blue-500"),进一步简化复用逻辑。
关键思路是:把“样式+结构”打包成最小可复用单元,而不是零散地拼接类名。
基本上就这些。Tailwind 虽然主张“实用优先”,但不代表不能做组件化。合理提取、封装、命名,才能真正发挥其在项目中的长期价值。布局优化不只是视觉调整,更是代码结构的持续改进。不复杂,但容易忽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