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通过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检查索引使用情况,优化WHERE条件写法,避免索引失效,结合慢查询日志定位问题sql,并根据查询模式合理设计索引。
当 mysql 查询性能下降,很可能是索引未命中导致的。要分析这类问题,核心是理解查询执行计划、检查索引设计是否合理,并结合实际数据访问模式进行优化。
使用 EXPLAIN 分析查询执行计划
在 select 语句前加上 EXPLAIN 或 EXPLAIN format=jsON,可以查看 MySQL 如何执行这条查询。
重点关注以下字段:
- type:表示连接类型。常见值有 ALL(全表扫描)、index(全索引扫描)、ref 或 range(使用索引)。若为 ALL,基本说明索引未命中。
- key:实际使用的索引。如果为 NULL,表示没有使用索引。
- possible_keys:可能用到的索引。如果这里有索引但 key 为 NULL,说明优化器没选它,需进一步分析。
- rows:估算需要扫描的行数。数值越大,效率越低,可能和索引缺失有关。
- Extra:额外信息。出现 using where; Using filesort 或 Using temporary 通常意味着性能隐患。
检查 WHERE 条件是否有效利用索引
即使建了索引,WHERE 子句写法不当也会导致索引失效。
- 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函数或表达式,如 WHERE YEAR(create_time) = 2023,应改为 WHERE create_time >= ‘2023-01-01’ AND create_time < ‘2024-01-01’。
- 避免对索引列做隐式类型转换,比如字符串字段传入数字会导致全表扫描。
- 使用 LIKE 时,前导通配符(如 LIKE ‘%abc’)无法使用索引,应尽量使用后缀匹配(LIKE ‘abc%’)。
- 复合索引注意最左前缀原则。例如索引 (a, b, c),查询条件必须包含 a 才可能命中,只查 b 或 c 不会走索引。
查看慢查询日志定位高频低效 SQL
开启慢查询日志可以帮助发现长期存在的性能问题。
- 在配置文件中启用:
slow_query_log = ON
long_query_time = 1
slow_query_log_file = /var/log/mysql/slow.log - 使用 mysqldumpslow 或 pt-query-digest 分析日志,找出执行时间长、扫描行数多的 SQL。
- 结合 EXPLAIN 检查这些慢 SQL 是否走了索引。
验证索引是否存在或设计是否合理
有时问题出在缺少必要的索引,或者索引顺序不合理。
- 使用 SHOW INDEX FROM 表名 查看当前索引结构。
- 根据高频查询的 WHERE、ORDER BY、GROUP BY 字段判断是否需要创建新索引。
- 对于经常一起出现的查询条件,考虑建立联合索引,减少多个单列索引带来的维护开销。
- 注意索引选择性:高选择性的字段(如用户 ID)更适合做索引前导列。
基本上就这些。关键是从执行计划入手,结合实际 SQL 写法和索引策略,逐步排查为什么索引没被用上。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