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的模式匹配是什么?如何使用?

C#的模式匹配通过is表达式和switch表达式,结合类型、属性、关系、列表等多种模式,统一实现数据检查与提取,显著简化多态处理、对象验证和条件分支,提升代码可读性与维护性。

C#的模式匹配是什么?如何使用?

C#的模式匹配,在我看来,它就是语言层面提供的一把“瑞士军刀”,专门用来优雅地处理基于类型、值或结构进行条件判断的场景。简单来说,它让你能以更简洁、更具表现力的方式检查一个表达式是否符合某种“模式”,并在此过程中提取出需要的数据。它极大地简化了我们过去习惯的那些冗长、嵌套的

if-else if

语句,尤其是当你需要根据对象的类型或者属性值来做不同的逻辑处理时,它的优势简直是压倒性的。

模式匹配的核心在于,它将数据检查和数据提取这两个紧密相关的操作,以一种统一且富有表现力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它不仅仅是语法糖,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鼓励我们以更声明式的方式来思考和编写条件逻辑,让代码意图更加清晰,也更易于维护。

解决方案

要使用C#的模式匹配,我们主要会用到

is

表达式和

switch

表达式(或

switch

语句)的增强功能。这两种方式都支持多种模式类型,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运用。

1.

is

表达式与类型模式

最基础的用法是结合

is

操作符进行类型检查,并同时进行类型转换。

object item = "Hello World";  if (item is string message) {     Console.WriteLine($"这是一个字符串:{message},长度是:{message.Length}"); } else if (item is int number) {     Console.WriteLine($"这是一个整数:{number}"); } else {     Console.WriteLine("未知类型"); }

这里,

item is string message

不仅检查

item

是否为字符串,如果是,还会自动将其转换为

string

类型并赋值给

message

变量,省去了显式的强制类型转换。

2.

switch

表达式与语句

switch

是模式匹配的“主战场”,它支持更丰富的模式类型,让复杂的条件分支变得异常清晰。

旧版

switch

语句:

public enum ShapeType { Circle, Rectangle, Triangle }  public class Shape {     public ShapeType Type { get; set; }     public double Radius { get; set; } // For Circle     public double Width { get; set; }  // For Rectangle     public double Height { get; set; } // For Rectangle, Triangle }  public double CalculateAreaOld(Shape shape) {     switch (shape.Type)     {         case ShapeType.Circle:             return Math.PI * shape.Radius * shape.Radius;         case ShapeType.Rectangle:             return shape.Width * shape.Height;         case ShapeType.Triangle:             return 0.5 * shape.Width * shape.Height;         default:             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Unknown shape type");     } }

使用模式匹配的

switch

语句(更强大):

public interface IShape { } public class Circle : IShape { public double Radius { get; set; } } public class Rectangle : IShape { public double Width { get; set; } public double Height { get; set; } } public class Triangle : IShape { public double Base { get; set; } public double Height { get; set; } }  public double CalculateAreaNew(IShape shape) {     switch (shape)     {         case Circle c:             return Math.PI * c.Radius * c.Radius;         case Rectangle r:             return r.Width * r.Height;         case Triangle t:             return 0.5 * t.Base * t.Height;         case null: // 处理null值             throw new ArgumentNullException(nameof(shape));         default:             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Unknown shape type", nameof(shape));     } }

使用

switch

表达式(C# 8.0+,更简洁,返回结果):

public double CalculateAreaExpression(IShape shape) => shape switch {     Circle { Radius: var r } => Math.PI * r * r, // 属性模式 + var模式     Rectangle { Width: var w, Height: var h } => w * h,     Triangle { Base: var b, Height: var h } => 0.5 * b * h,     null => throw new ArgumentNullException(nameof(shape)),     _ => 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Unknown shape type", nameof(shape)) // discard模式作为默认匹配 };

这里我们看到了类型模式、属性模式和

var

模式的结合。

_

是一个弃元模式(discard pattern),它匹配任何值,通常用作

switch

表达式的默认情况。

C#模式匹配能解决哪些常见的编码痛点?

说实话,模式匹配的引入,简直是C#开发者的一大福音,它直接瞄准并解决了我们日常编码中那些让人头疼的“老问题”。

一个最显著的痛点就是处理多态类型时的冗长

if-else if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

List<object>

,里面可能装着字符串、整数、自定义对象,你得遍历它,然后根据每个元素的实际类型执行不同的逻辑。在过去,你可能会写一堆

if (item is string)

然后强制转换,再

else if (item is int)

,代码很快就变得又臭又长,可读性极差,而且每次新增一种类型,都得小心翼翼地修改这个链条。模式匹配,特别是

switch

表达式,让这种场景变得异常优雅,你只需要列出你关心的“模式”,剩下的交给编译器去优化。

其次是复杂的对象属性验证和数据提取。比如,你从一个API接收到一个JSON对象,反序列化成一个

RequestData

对象。你需要检查这个对象是否非空,某个属性

User

是否非空,

User.Age

是否大于18,并且

User.Role

是否是“Admin”。传统做法可能是层层

if

嵌套,写起来像在爬山。而有了属性模式,你可以写成

requestData is { User: { Age: > 18, Role: "Admin" } }

,一下子就把所有条件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在匹配成功时,还能直接提取

User

对象或其内部属性,简直是太方便了。

C#的模式匹配是什么?如何使用?

千帆AppBuilder

百度推出的一站式的AI原生应用开发资源和工具平台,致力于实现人人都能开发自己的AI原生应用。

C#的模式匹配是什么?如何使用?90

查看详情 C#的模式匹配是什么?如何使用?

再者,简化空值检查也是一个大亮点。过去我们写

if (obj != null)

,现在可以用

obj is not null

,或者更巧妙的

obj is { }

(检查是否非null且是任何类型),虽然看起来只是语法上的微小变化,但在某些场景下,比如与更复杂的模式结合时,它能让你的代码流更自然,减少不必要的括号和嵌套。

我个人觉得,模式匹配还提升了代码的意图表达力。当你的代码能直接“说出”它在寻找什么模式时,阅读者就能更快地理解你的业务逻辑。它将“检查类型”和“提取数据”这两个操作紧密结合,避免了重复的类型转换和临时变量,让代码更加紧凑且富有表现力。

深入理解C#模式匹配的几种核心类型

C#的模式匹配远不止简单的类型检查,它提供了多种模式类型,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理解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特性。

1. 类型模式 (Type Patterns)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模式。它检查一个表达式的运行时类型是否与指定的类型兼容。如果兼容,还可以选择性地声明一个变量来捕获转换后的值。

object data = "Hello"; if (data is string s) // s现在是"Hello" {     Console.WriteLine($"Length: {s.Length}"); }

它能匹配基类、接口,甚至可以检查是否是

null

is null

)。

2. 属性模式 (Property Patterns) C# 8.0引入,允许你检查一个表达式的属性是否匹配某个模式。这在处理复杂对象时非常有用。

public class User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public int Age { get; set; } } User user = new User { Name = "Alice", Age = 30 };  if (user is { Name: "Alice", Age: > 25 }) // 检查Name是否是"Alice"且Age是否大于25 {     Console.WriteLine("Found Alice, who is over 25."); }

属性模式可以嵌套,形成非常强大的条件判断。

3. 关系模式 (Relational Patterns) C# 9.0引入,用于对数值类型进行比较操作。这让

switch

表达式处理数值范围变得异常简洁。

int score = 85; string grade = score switch {     < 60 => "Fail",     >= 60 and < 80 => "Pass", // 逻辑模式 (and, or, not) 结合关系模式     >= 80 and < 90 => "good",     >= 90 => "Excellent",     _ => "Invalid Score" }; Console.WriteLine($"Score {score} is {grade}");

这里结合了

and

or

not

这些逻辑模式,让条件组合更加灵活。

4. 列表模式 (List Patterns – C# 11+) 这是C# 11中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特性,允许你匹配数组或列表的结构和内容。

int[] numbers = { 1, 2, 3, 4, 5 };  if (numbers is [1, _, 3, ..]) // 匹配以1开头,第三个元素是3,后面跟着任意元素的列表 {     Console.WriteLine("Matches a specific list pattern."); }  if (numbers is [var first, .., var last]) // 提取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 {     Console.WriteLine($"First: {first}, Last: {last}"); // Output: First: 1, Last: 5 }
_

是弃元模式,匹配单个元素但不关心其值。

..

是切片模式,匹配零个或多个元素。

5.

var

模式 (var Patterns) 这个模式非常简单,它总是匹配成功,并将表达式的值捕获到一个新的

var

变量中。

object obj = 123; switch (obj) {     case var x: // 总是匹配,x会是obj的值         Console.WriteLine($"Value is {x}, type is {x.GetType()}");         break; }

它常用于在

switch

中作为默认的“捕获所有”情况,或者与属性模式结合使用来提取属性值。

6. 弃元模式 (Discard Patterns) 用下划线

_

表示,它匹配任何值,但不会将值绑定到任何变量。主要用于你关心匹配成功,但不关心具体值是什么的场景,或者作为

switch

表达式的默认分支。

int value = 10; string result = value switch {     1 => "One",     2 => "Two",     _ => "Other" // 匹配所有其他值 };

7. 常量模式 (Constant Patterns) 最直观的模式,检查表达式的值是否等于某个常量。

string status = "Active"; switch (status) {     case "Active":         Console.WriteLine("User is active.");         break;     case "Inactive":         Console.WriteLine("User is inactive.");         break;     default:         Console.WriteLine("Unknown status.");         break; }

在实际项目中,如何优雅地应用C#模式匹配提升代码质量?

在实际项目中,模式匹配的魅力在于它能将原本分散、复杂的条件逻辑,以一种高度集中且可读性极强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不仅仅是代码行数的减少,更是思维模式的优化。

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场景是数据解析与验证。想象你正在开发一个处理外部消息的系统,这些消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源,格式略有差异,但都包含一些关键字段。过去,你可能需要写一堆

if (message is SomeMessageType)

然后强制转换,再对转换后的对象进行字段校验。现在,你可以用一个强大的

switch

表达式来处理:

public record OrderRequest(string ProductId, int Quantity, string CustomerId); public record ReturnRequest(string OrderId, string Reason); public record UnknownRequest(string RawData);  public string ProcessMessage(object message) => message switch {     OrderRequest { ProductId: var pId, Quantity: > 0, CustomerId: not null } =>         $"Processing order for {pId}, quantity {message.Quantity}, customer {message.CustomerId}",     ReturnRequest { OrderId: var oId, Reason: "Defective" or "WrongItem" } =>         $"Processing return for order {oId} due to {message.Reason}",     OrderRequest { Quantity: <= 0 } => "Order quantity must be positive.",     null => "Received null message.",     _ => $"Unknown message type or invalid content: {message.GetType().Name}" };  // 示例调用 Console.WriteLine(ProcessMessage(new OrderRequest("PROD001", 5, "CUST001"))); Console.WriteLine(ProcessMessage(new ReturnRequest("ORD123", "Defective"))); Console.WriteLine(ProcessMessage(new OrderRequest("PROD002", 0, "CUST002"))); // 触发无效数量 Console.WriteLine(ProcessMessage(new UnknownRequest("Some raw data")));

这段代码清晰地展示了如何根据消息类型、内部属性值以及数值范围进行判断,并提取所需数据。它避免了多层嵌套,逻辑一目了然。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简化策略模式的实现。如果你有一系列根据不同输入执行不同操作的“策略”,传统做法是定义接口、创建多个实现类,然后用工厂模式来获取实例。而模式匹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把这些“策略”直接内联到

switch

表达式中,特别是当策略的逻辑相对简单,且主要依赖于输入数据的结构时。

public enum PaymentMethod { CreditCard, PayPal, BankTransfer }  public decimal CalculateDiscount(decimal amount, PaymentMethod method) => method switch {     PaymentMethod.CreditCard when amount > 1000 => amount * 0.05m, // 带有when子句的模式     PaymentMethod.CreditCard => amount * 0.02m,     PaymentMethod.PayPal when amount > 500 => amount * 0.03m,     PaymentMethod.PayPal => 0,     _ => 0 // 其他支付方式没有折扣 };

这里,

when

子句允许你在模式匹配成功后添加额外的条件,这让策略的选择变得更加精细。

当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模式匹配虽然强大,但如果滥用,比如将所有简单的

if

都替换成复杂的模式,可能会适得其章,反而降低代码的可读性。我的经验是,当你的条件判断涉及:

  1. 多态类型处理
  2. 复杂对象属性的组合验证
  3. 数值范围判断
  4. 列表或数组的结构匹配
  5. 需要同时进行类型检查和数据提取 这些场景时,模式匹配就是你的最佳选择。在其他简单场景,传统的
    if-else

    可能更直观。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让代码既富有表现力,又易于理解和维护。模式匹配的引入,无疑让C#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时,拥有了更优雅、更强大的工具

c# excel js git json go 工具 ai switch c#开发 string类 代码可读性 json String Object NULL 常量 if switch 多态 字符串 强制类型转换 int 接口 值类型 Property var 切片 类型转换 对象 低代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