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并开启慢查询日志,设置阈值和日志路径;2. 修改配置文件使其永久生效;3. 重启服务并验证日志生成,确保目录权限与定期清理。

在 mysql 中启用慢查询日志可以帮助你识别执行时间较长的 SQL 语句,便于优化数据库性能。只需配置几个关键参数即可开启。
1. 确认慢查询日志是否已启用
登录 MySQL 后,运行以下命令查看当前状态: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如果返回值为 OFF,说明未开启;若为 ON,则已启用。
2. 设置慢查询日志参数
你需要配置以下几个核心参数:
- slow_query_log:开启或关闭慢查询日志
- slow_query_log_file:指定日志文件的存储路径
- long_query_time:定义“慢”的阈值(单位:秒)
-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可选):记录未使用索引的查询
例如,将慢查询阈值设为 2 秒: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 = ‘ON’;
 SET GLOBAL long_query_time = 2;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_file = ‘/var/log/mysql/mysql-slow.log’;
 SET GLOBAL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 = ‘ON’;   
3. 修改配置文件永久生效
上述设置在重启后会失效,要永久启用需修改 MySQL 配置文件(通常是 my.cnf 或 my.ini),在 [mysqld] 段中添加:
                   [mysqld]
 slow_query_log = 1
 slow_query_log_file = /var/log/mysql/mysql-slow.log
 long_query_time = 2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 = 1  
保存后重启 MySQL 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mysql
4. 验证日志是否正常生成
执行一条耗时较长的查询(如 SLEEP(3)):
select SLEEP(3);
然后检查指定的日志文件是否有记录:
tail /var/log/mysql/mysql-slow.log
如果看到相关条目,说明慢查询日志已成功启用。
基本上就这些。确保日志目录有写权限,且定期清理避免占用过多磁盘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