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Linux中流量整形 Linux tc流量控制配置

Linux中通过tc命令实现流量整形,基于qdisc、class和filter机制控制出/入方向流量;使用HTB可进行层级带宽分配,如将eth0出带宽设为10Mbps,并划分优先级;通过u32或fw过滤器按端口或标记将流量分类;TBF适用于简单限速;配置后可用show命令查看,del命令清除;需注意句柄一致性和过滤器优先级,建议先在测试环境验证。

如何在Linux中流量整形 Linux tc流量控制配置

Linux中的流量整形主要通过tc(Traffic Control)命令实现,它是iproute2套件的一部分,用于控制网络接口的排队、调度、限速和优先级管理。合理配置tc可以有效管理带宽、降低延迟、保障关键业务流量。

理解tc的基本概念

tc基于队列规则(qdisc)、类(class)和过滤器(filter)来实现流量控制:

  • qdisc(Queueing Discipline):决定数据包如何排队和发送。包括pfifo_fast(默认)、htb、tbf等。
  • class:在可分类的qdisc(如HTB)中,class用于划分带宽等级。
  • filter:用于将数据包分类到不同的class中,常见匹配方式包括协议、端口、IP等。

tc支持出方向(egress)控制(通过egress挂载在ingress qdisc实现入方向(ingress)限速。

使用HTB进行带宽限制

HTB(Hierarchical Token Bucket)是最常用的队列规则,支持层级带宽分配。以下示例将eth0接口的出带宽限制为10Mbps:

tc qdisc add dev eth0 root handle 1: htb default 30
tc class add dev eth0 parent 1: classid 1:1 htb rate 10mbit ceil 10mbit
tc class add dev eth0 parent 1:1 classid 1:10 htb rate 6mbit ceil 10mbit
tc class add dev eth0 parent 1:1 classid 1:20 htb rate 2mbit ceil 4mbit
tc class add dev eth0 parent 1:1 classid 1:30 htb rate 2mbit ceil 2mbit

说明:

  • 根队列使用HTB,句柄为1:,默认流量走class 1:30。
  • 1:10可用于优先业务(如Web),1:20用于次要服务,1:30为默认低优先级。

使用过滤器分类流量

通过u32或fw过滤器将特定流量导向不同class。例如,将源端口80的流量分配到1:10:

tc filter add dev eth0 protocol ip parent 1:0 prio 1 u32 match ip sport 80 0xffff flowid 1:10

或将标记过的流量分类(配合iptables):

iptables -A OUTPUT -t mangle -p tcp --dport 443 -j MARK --set-mark 20
tc filter add dev eth0 protocol ip parent 1:0 prio 2 handle 20 fw flowid 1:20

使用TBF进行简单限速

TBF(Token Bucket Filter)适合简单出方向限速。限制eth0出带宽为1mbit:

tc qdisc add dev eth0 root tbf rate 1mbit burst 32kbit latency 70ms

参数说明:

  • rate:平均速率。
  • burst:突发数据大小。
  • latency:最大延迟,自动计算缓冲区。

查看配置:

tc qdisc show dev eth0
tc class show dev eth0
tc filter show dev eth0

清除配置:

tc qdisc del dev eth0 root

基本上就这些。tc功能强大但配置复杂,建议在测试环境验证后再部署。结合iptables标记和HTB类,可实现精细的QoS策略。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比如句柄一致性、过滤器优先级等。

linux Filter Token 接口 class linux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