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资产衍生品市场中,交割合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当周、次周、季度等不同期限的合约,许多交易者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其实,不同期限的合约对应着不同的市场特性和交易策略,理解它们的差异是制定成功交易计划的第一步。
合约特点大不同
1、当周合约:流动性最强,交易最活跃。它的价差通常是最小的,非常适合短线高频交易。但缺点是距离交割日最近,价格波动受短期市场情绪影响最大,基差(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之差)变化也最快,持仓成本的不确定性较高。
2、次周合约:特性介于当周和季度之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的流动性虽然不及当周合约,但通常也足够好,同时基差波动比当周合约更平缓一些。对于希望持仓超过几天但不超过几周的中期交易者来说,这是一个灵活的选择。
3、季度合约:最大的特点是“无资金费用”。这使得它成为长期持仓者和套期保值者的首选。因为不需要频繁支付或收取资金费,长期持有的成本结构非常清晰。不过,其流动性相对较差,价差也可能更大,不适合对交易成本敏感的短线操作。
交易策略与合约匹配
1、短线高频策略:如果你是追求日内波动的短线客,当周合约无疑是最佳战场。极佳的流动性和极低的交易价差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你的开平仓成本,让你能够快速进出市场捕捉微小利润。
2、中期波段策略:对于持仓周期在数天到两周的波段交易者,次周合约是理想选择。它避免了当周合约临近交割时巨大的基差波动风险,也比季度合约提供了更好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方便根据市场中期趋势调整仓位。
3、长期持有与套利策略:如果你看好某个资产的长期价值,或者想进行期现套利、跨期套利,那么季度合约是你的不二之选。没有资金费用的干扰,你可以更纯粹地基于资产的长期预期或不同合约间的价差来进行布局,持仓心态会更加稳定。
关键考量因素
1、基差风险:距离交割日越近,合约价格向现货价格收敛的趋势越强,这个过程可能带来额外的盈利或亏损。当周合约的基差风险最大,而季度合约由于时间周期长,基差相对稳定,但总价差可能更大。
2、流动性风险:在市场极端行情下,季度合约的流动性可能会迅速枯竭,导致你的订单难以成交或产生巨大的滑点。而当周合约通常即使在剧烈波动时也能保持相对较好的市场深度。
3、机会成本:选择季度合约意味着放弃了利用资金费率进行短期博弈的机会。在市场出现极端的正或负资金费率时,当周和次周合约的持仓者可能会获得一笔可观的费用收入,这是季度合约所没有的。因此,选择合约前需权衡你的策略是否需要暴露在资金费率的影响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