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一、K线在持续价格波动中的演化过程
- 二、K线的类型及其市场含义
涨跌皆有迹可循,理解价格表达;交易讲究信号,摆脱主观臆测。
上一节我们了解了K线的基本构成,但仅仅认识结构还不够。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单根K线是如何随着市场变化而演变的,以及它们背后所传递的关键信息。
一、K线在持续价格波动中的演化过程
这是“一字线”,即开盘价与收盘价完全相同。常见于市场刚开盘瞬间、交投极度清淡时,或股票/币种开盘即封住涨停或跌停的情况。
随着市场逐步活跃,价格开始发生变动,出现实体较短的K线形态。左侧代表价格上涨,称为“小阳线”;右侧表示价格下跌,称为“小阴线”。
当买卖双方参与度提升,价格波动加大,便形成实体较长的“中阳线”和“中阴线”,反映出更强的方向性趋势。
在交易极为活跃的时间段,可能出现极端走势:左边为强劲上涨形成的“大阳线”,右边则是大幅下挫产生的“大阴线”。
那么,影线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让我们回到开盘阶段来看。
价格起初走低,但在触及某个价位后,买方力量增强,主动买入增多,推动价格回升,从而留下下影线。如图所示,实体较小且仅有下影线的K线,通常被称为“锤子线”。
当锤子线的实体进一步缩小至几乎不可见时,就演变为“T字线”(左图)。右图仍为此前介绍的“一字线”。
若买方持续发力,价格稳步攀升,则会形成两种典型的看涨阳线形态。
然而,当价格上涨到一定水平后,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卖压逐渐显现,导致价格回落,形成上影线。如图所示,实体较小且仅有上影线的K线,常被称作“倒锤线”。
随着抛售压力不断加重,价格继续下行,最终收于开盘价附近,形成十字形K线。左图这种类似十字架的形态,称为“十字星线”;右图因形状酷似墓碑,故名“墓碑线”,也叫“倒T字线”。
二、K线的类型及其市场含义
通过上述演变过程,我们见识了多种K线形态。那么,市场上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K线?又该如何系统分类并解读其意义?
如图所示,将各类K线按规则排列组合,横纵结合共呈现42种形态。下面我们先解析K线实体长度所代表的市场情绪。
第一行:绿色小阳线,实体短小,说明上涨动力不足,属于弱势反弹。
第二行:绿色中阳线,实体较长,表明多方占据主导,上涨势头较强。
第三行:绿色大阳线,实体极长,意味着多头全面掌控局面,市场信心高涨。
第四行:实体趋近于线状,统称为“星线”,反映多空博弈激烈,暂时难分胜负。
第五行:红色小阴线,实体短,显示空方略占优,但下跌动能有限。
第六行:红色中阴线,实体较长,说明空头力量明显增强,行情偏弱。
第七行:红色大阴线,实体很长,代表空方占据绝对优势,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接下来分析上下影线长短所蕴含的信息。
第一列:无上下影线,俗称“光头光脚”K线,表示行情一边倒。若是阳线,说明买气旺盛;若是阴线,则卖压沉重。
第二列:仅有下影线,形象地称为“秃头”或“光头”。意味着下方存在支撑,影线越长,支撑越强。
第三列:仅有上影线,俗称“赤脚”或“光脚”。暗示上方遭遇阻力,影线越长,阻力越大。
第四列:上下影线长度相近,表明多空双方均有作为,力量接近平衡。
第五列:下影线明显长于上影线,说明下方承接有力,支撑作用强于上方压力。
第六列:上影线长于下影线,反映上方抛压更重,阻力大于底部支撑。
将无数这样的K线依次连接,便构成了我们常见的价格走势图。本图截取自欧易币币交易区btc/usdt的实时行情图。
本节课内容到此结束,下一讲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K线的规律性排列,判断未来价格走向的趋势与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