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级锁通过索引对单行加锁,提升并发性,表级锁锁定整表,适用于维护操作。InnoDB优先使用行级锁,MyISAM仅支持表级锁。1. 行级锁在事务中用select … for UPDATE加排他锁,或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加共享锁,需确保查询命中索引,否则可能升级为表锁。2. 表级锁可用LOCK TABLES手动加锁,但会隐式提交事务,且不宜与InnoDB行级锁混用。3. 注意显式开启事务,避免长事务阻塞,统一访问顺序减少死锁风险,并通过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监控锁状态。合理选择锁类型可平衡并发与安全性。

在 mysql 中,行级锁和表级锁是控制并发访问数据的重要机制。它们主要用于保证事务的隔离性和数据的一致性。不同的存储引擎支持不同类型的锁,InnoDB 支持行级锁和表级锁,而 MyISAM 只支持表级锁。下面介绍如何在 InnoDB 存储引擎中正确使用这两种锁。
行级锁的使用
行级锁是在事务中对某一行数据加锁,其他事务无法修改被锁定的行,直到锁被释放。InnoDB 在使用索引条件检索并修改数据时会自动使用行级锁。
1. 使用 SELECT … FOR UPDATE 实现写锁
在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或更高隔离级别下,可以通过 SELECT ... FOR UPDATE 对查询结果中的行加排他锁。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1 FOR UPDATE; -- 此时其他事务不能修改 id=1 的记录 UPDATE users SET name = 'Tom' WHERE id = 1; COMMIT;
上述语句会在读取 id=1 的行时加上排他锁,防止其他事务修改或加锁该行,直到当前事务提交。
2. 使用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 实现共享锁
如果想加共享锁(允许多个事务读,但阻止写),可以使用: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1 LOCK IN SHARE MODE; -- 其他事务可读,但不能修改该行 COMMIT; </font>
注意:行级锁依赖索引。如果查询条件没有命中索引,InnoDB 可能会升级为表级锁,导致性能下降。
表级锁的使用
表级锁是对整张表加锁,开销小但并发性差。InnoDB 在某些情况下也会使用表级锁,但更常见于 MyISAM 引擎。你可以手动对表加锁,通常用于维护或批量操作。
1. 显式加表锁
使用 LOCK TABLES 命令手动加锁:
LOCK TABLES users READ; -- 加共享锁,其他事务可读不可写 -- 或 LOCK TABLES users WRITE; -- 加排他锁,其他事务不可读写 <p>-- 执行操作 SELECT * FROM users;</p><p>UNLOCK TABLES; -- 释放所有表锁</p>
注意:LOCK TABLES 会隐式提交当前事务,且不能与 InnoDB 的行级锁事务混合使用,否则可能导致死锁或异常。
2. 避免不必要的表锁
InnoDB 一般不需要手动加表锁。大多数场景应依赖行级锁来提高并发性。只有在执行全表更新、数据迁移或修复时才考虑使用表锁。
锁的注意事项
使用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事务必须显式开启(
START TRANSACTION),否则每条语句自动提交,锁会立即释放。 - 长时间持有锁会阻塞其他事务,应尽量缩短事务执行时间。
- 避免死锁:多个事务以不同顺序访问多张表时容易发生死锁。可通过统一访问顺序减少风险。
- 监控锁等待:可用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查看最近的死锁信息。
基本上就这些。合理使用行级锁能提升并发性能,表级锁则适合特定维护场景。理解锁的机制有助于写出高效安全的数据库操作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