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名在表达式中退化为指针,但本质是连续内存对象,不可修改;指针是变量,支持算术运算;arr + 1 偏移一个元素,&arr + 1 偏移整个数组;多维数组指针运算需匹配行类型,本质仍是基于指针机制实现。
在C++中,数组和指针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们本质不同。数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区域,用于存储相同类型的元素;而指针是一个变量,存储的是某个对象的地址。尽管在某些上下文中数组名可以自动转换为指向其首元素的指针,但理解它们在算术运算中的行为差异至关重要。
数组名的含义与退化
在大多数表达式中,数组名会“退化”为指向其第一个元素的指针。例如:
int arr[5] = {1, 2, 3, 4, 5}; int* p = arr; // arr 被解释为 &arr[0]
此时,arr 的值是首元素的地址。但要注意:数组名本身不是一个可修改的左值,不能进行赋值或自增操作,如 arr++ 是非法的。
指针的算术运算
指针支持加减整数、自增自减以及指针之间的减法(仅限同一数组内):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 p + n:指向当前元素后第 n 个元素,地址偏移为 n * sizeof(T)
- p – n:向前偏移 n 个元素
- p++ 或 –p:移动到下一个或上一个元素
- q – p:计算两个指针之间的元素个数(要求在同一数组内)
int arr[5] = {10, 20, 30, 40, 50}; int* p = arr; int* q = &arr[3]; int diff = q - p; // 结果为 3
数组的算术运算:实际是指针运算
数组本身不能直接参与算术运算,但通过数组名退化为指针后,可以进行指针级别的计算:
- arr + 2 等价于 &arr[2],结果是一个指向第三元素的指针
- *(arr + i) 完全等价于 arr[i],这是数组下标操作的底层实现原理
- &arr + 1 与 arr + 1 不同:前者跳过整个数组,偏移量为 sizeof(arr);后者跳过一个元素
int arr[5]; cout << arr + 1 << endl; // 地址 + sizeof(int) cout << &arr + 1 << endl; // 地址 + 5 * sizeof(int)
多维数组与指针算术
对于二维数组 int mat[3][4],其结构是连续的3行4列。指针运算需注意类型匹配:
- mat 退化为 int(*)[4],即指向含有4个int的数组的指针
- mat + 1 偏移一整行(4个int)
- *mat + 1 指向第一行第二个元素
- **(mat + i) + j 等价于 mat[i][j]
int mat[2][3] = {{1,2,3},{4,5,6}}; int (*p)[3] = mat; // p 指向第一行 p++; // p 指向第二行
基本上就这些。关键是理解数组名在表达式中常作为指针使用,但其本质仍是数组对象。指针算术依赖于类型大小自动调整偏移量,而数组的“运算”实则是基于指针机制实现的。掌握这些细节有助于写出更清晰、安全的C++代码。